一、中美贸易升级,全球产业链震荡

2025年4月,美国政府再次升级对华贸易限制,对中国产品大规模加征145%关税,涉及电子、稀土、纺织、食品等多个核心领域。面对极端的外部压力,中国政府迅速响应,对部分美国产品实施125%的报复性关税,同时启动对稀土产品的出口限制政策,精准应对其高科技产业依赖(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11日16时30分)。

这场以“对等关税”为名的贸易战,不仅推高跨境成本,更迫使企业面临供应链断裂、订单流失的生死考验。

(一)成本骤增 

关税升级直接推高企业进口原材料及关键设备的采购成本,迫使企业陷入“涨价削弱市场竞争力”或“自行消化成本侵蚀利润”的两难困境,中小型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尤为突出。

(二)市场依赖 

过度依赖单一出口市场或关键原材料的进口来源,导致企业在贸易政策突变时缺乏缓冲空间,订单量波动与供应链断链风险同步加剧,长期业务稳定性面临威胁。

(三)供应链动荡 

地缘政治冲突与贸易壁垒交织,迫使企业频繁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,物流路径延长、仓储节点分散化等问题显著增加运营复杂度,交付周期不确定性上升。

(四)清关和合规压力与日俱增 

各国贸易壁垒升级催生差异化的海关规则与认证标准,企业需持续投入资源应对复杂的合规审查与文件流程,稍有不慎可能面临货物滞留、罚款甚至市场准入限制。

(五)市场布局和资金流更紧绷 

为分散风险加速开拓新市场,但前期渠道建设、本地化合规及客户培育成本高昂;同时,汇率波动、预付关税与库存积压进一步挤占企业流动资金,抗风险能力持续弱化。

在这样的环境下,“降本增效、灵活转圜、规避风险”成为企业必须直面的核心课题。 

二、保税模式,贸易变局下的企业破局利器

(一)什么是保税?

保税,即企业将进口货物先存储在海关监管的保税区、保税仓或综合保税区,暂不进入国内市场、不即时纳税;只有在货物真正内销或需要清关时才申报纳税,或者实现出口转口及进一步加工。

保税区作为国家给予的特殊监管平台,具备“境内关外”优势,在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、抵御风险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。

(二)保税模式五大核心价值

1. 延缓缴税,减轻企业资金压力

企业不用在第一时间承担高昂关税,现金流更加健康。

2. 灵活调拨,应对市场突变

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或政策变化灵活将货物分批出区、顺应出口机会或避开临时贸易壁垒。

3. 区内加工增值,提升竞争力

在保税区内可进行多样化加工、组装,提高附加值,拓展高难度市场,而不用反复报关缴税。

4. 库存中枢,缓冲供应链风险

集中采购、高效调拨、分批投放,有效对冲贸易摩擦带来的供应链波动和滞销风险。

5. 政策灵活响应,敏捷调整

利用保税区"境内关外"特性,当国际政策骤变、部分国家加税时,企业可首先把控出区节奏,降低损失

三、保税业务模式的规划考虑

想要开展“加工贸易”,首先得理清保税业务的开展模式,这里因企业的业务流、产品料件构成状况不同而采用相对应措施。

(一)对于一般较为单纯的企业,两头在外,可以直接开展“进料对口”加工贸易

这类较为适合“原先进口料件0关税,而前期未做保税的企业”。在新的加征关税环境之下,开展加工贸易模式,重点对涉美产料件进行保税管控。

(二)对于部分企业在保税形式上如何考虑(进料加工、来料加工,涉及代工走外发加工还是委托加工)

这里可以结合公司的业务流程来进行区分对待。以最近某企业的一个业务流状况,进行举例说明:

某企业主要做产品设计和进出口业务,生产制造以委托代工为主,公司从美国进口部分料件,原业务流全部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-->然后料件发往代工厂-->代工厂加工并收取加工费-->完成后,交货给该公司-->该公司一般贸易出口。

【注:其中部分货物流直接在口岸清关后运往代工厂,成品亦是如此】

该形式下,可以考虑的方式之一,是开展“委托加工模式”。

【附注@姑苏leo:该方式下,由该公司视为贸易型公司申办手册,可以至委托加工地办理手册,并负责料件进口和成品出口的申报,而境内代工厂正常还是代工为主。该方式实现了保税业务的开展,原有业务流未改变】。

(三)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范围如何考虑(仅美国原产材料,还是所有进口物料)?

对此,建议初期开办手册的企业,重点是抵消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,因此,尽量简单化,对于其他来源的的料件,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一般贸易方式。

(四)既有内销也有外销,全部开展保税还是部分保税?(全部保税进口,内销再补税,还是部分直接一般贸易缴税进口?)

对此,建议企业从管理风险考虑:

(1)如果公司能够严格区分保税料件进口与非保税料件进口,避免出现“串料”,那么,对于涉及外销的料件保税方式进口,其他料件入境环节一般贸易征税进口,避免了后续补税环节缴纳缓税利息等。

(2)如果公司料件区分难度较大,可以考虑全部保税进口,在成品发生内销环节,再依据内销数据折算办理补税,这里因企业而异,不能一概而论。

(来源:关务视角)